关键词 |
古瓷器定窑瓷器鉴定,北京瓷器鉴定,瓷器鉴定要点,康熙瓷器款识鉴定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老瓷器底部
瓷器底部做旧多见的是用砂轮把底部磨平,然后用机油沥青等混合物涂抹。这个做旧出来的瓷器有时候弄巧成拙,把不容易磨损到的地方也顺便磨得很光滑,砂轮修整后残留下的砂轮痕迹也是辨别真假的一个方法。做旧后的底部无包浆,涂抹机油后的黑色在表面浮着,很容易分辨。
我说的上面两种做旧方法都是中低档瓷器上用得多的做旧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做旧的瓷器在古玩市场上的占比不低于80%。剩下的结老底做旧,剥釉,后加彩后加款等各异仿古瓷器的鉴定方法以后再慢慢写,只要仔细看都有漏洞。
至于瓷器鉴定的基本方法,这也是业界公认的标准方法,是这样的:
1、瓷器的造型
造型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什么时代具有什么时代的特征,这是无法改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很多臆造品无法遁形的地方,因为某个器型在什么时代开始出现,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衰败,到什么时代就消失了这是历史,是任何人都无法篡改的!因此造型是非常重要的鉴定方法之一。
2、瓷器的纹饰题材和装饰风格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尚流行的东西,因此这些因素都会展现在瓷器上,故此,瓷器的纹饰题材和装饰风格也就成为瓷器鉴定的方法之一。
3、瓷器的烧造方法
我国的瓷器烧造方法是从低级向逐步发展和提高的,每个时代都会在原材料的加工、器物成型方法上、烧窑的方法等方面会有明显的不同,也因此在瓷器上就会有不同时期的烧造方法的痕迹。
4、瓷器的胎釉、彩绘特征
不同时期的胎釉,不同窑口的胎釉和彩绘就有不同的特征,熟记并掌握这些就是鉴定瓷器的重要方法之一。
5、瓷器的款识
这个部分主要是适合于明清时期的瓷器,其他时期的瓷器虽偶有款识,但是并没有其他方面强有力的佐证之下,还是应该谨慎对待。
瓷器收藏是中国大的收藏群体,由于中国瓷器伴随着中国古代文明,历史周期长,所以瓷器种类多,品种繁杂给喜欢收藏瓷器的人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瓷器鉴定断代对于刚入门的新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所以瓷器鉴定入门很关键,快速掌握古瓷断代的诀窍。
对于瓷器入门的新手,好的入门方式就是去国博馆看各个朝代的典型器,了解器形、釉色以及纹饰特点,看的多了对瓷器大概年代就有了了解,这是快的入门方式。
其次是多去接触实物瓷器,去古玩市场多问多交流,找有经营的店主交流瓷器鉴定经验。
先掌握一些简单的入门诀窍,瞄准方向,实际操作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1 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瓷化程度、胎体和釉层的厚薄、器物的大小都会导致器物重量的变化,很难有一个的标准,因此还是需要大量的实际上手经验,逐渐形成真实客观的认知。
我们只有多看多上手,加上不断地感知、对比、总结,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判断标准,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对于不认识的瓷器断代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只能当做是一种辅助手段。
2 干湿感
都说古瓷会出汗,瓷器的年龄不同、釉衣不同,在不同的温度湿度下,展现出的干湿度也有明显的不同。这里的“干湿”指的不是瓷器上真的出现水珠什么的,具体指的是一种手上的感觉。
一般来说,瓷器的年龄只有在200以上才会有出汗的感觉,不到200年的瓷器,摸起来手感是干燥、枯涩的,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刺耳的摩擦声,800以上的瓷器也少有湿润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瓷器虽然干燥,但摩挲起来绝不是干涩的摩擦声。
看彩料。
不同的时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矿物料,而现代仿品则常用化工料来替代,因此,凡见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鉴识时加以剔除。而矿物料在各个时期也都是不一样的。就拿绘青花所用的青钴料来说吧,明清各朝就是各有所用的。
古瓷器胎釉成分分析鉴定法,是目前而言的古瓷器科学鉴定方法,但基本上很难得到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具有两个要素。是在瓷器上取样,这样或多或少会破坏文物真品。其次,它需要不下于10个的可靠标本,这样才有足够的标准器对胎釉成分进行分析,而绝大多数古代瓷器是不能被破坏作为标准器的,因为它本身价格非常高。
以宋代哥窑为例,目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哥窑的胎釉成分分析,是建立在故宫博物院送去的半个哥窑碟子的基础上的,有且仅有这么一件标本。而这件标本还并非清宫旧藏,而是解放后征集的哥窑。所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具备普遍的认可。
科学的胎釉成分分析鉴定法其实并不是坊间的所谓老化痕迹鉴定法。而所谓的老化痕迹鉴定法,主要指的是所谓死亡气泡鉴定法。
根据这个民间的,鉴定瓷器不需要看窑口,看纹饰,只需要拿着放大镜找釉里的所谓死亡气泡。很多朋友对于瓷器釉里的气泡分析图片津津乐道,甚至出现很多教师,教你什么样的气泡是老瓷器,什么样的气泡是新瓷器。诸如此类。
那么,瓷器鉴定看气泡有用吗?
真知堂的答案是,对于藏品,基本没有用。
要搞清楚所谓死亡气泡鉴定法是否有用,要明白瓷器釉里的气泡的来历。
瓷器里的气泡来自何方呢?主要来自胎中的水分和釉里化学成分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对于高温瓷器而言,胎中的水分子一般早在瓷器烧结之前就全部挥发了,主要是釉里产生的气泡,在高温下未能完全逸出釉面,被包裹在釉里形成的。
由于釉本质上就是一种玻璃,所以,釉里的气泡就是玻璃里的气泡。这对于玻璃而言,是一种明显的缺陷。而古代瓷器釉中,或多或少都有气泡存在。
官、哥二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
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
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
所以,这种看气泡的鉴定方法,对于鉴定近20年来新烧的电窑,气窑瓷器有一定作用,对于以柴窑仿制的五六七瓷器和新柴窑瓷器,根本无能为力。而真正的高仿品,也就是逼真度达到99%的仿古瓷而言,是不会吝惜成本,让你在气泡这里看出什么毛病来的。
同样的道理,所谓的死亡气泡鉴定法,其实指的是釉里出现的破泡,也就是釉中气泡半逸出阶段的薄泡。这种接近釉面的气泡在日常使用磨损中容易爆开,时间久了就成了藏家口中所谓的死亡气泡。由于气泡接近釉面破损后,在日常使用中必然沾染污垢,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气泡变色现象。
这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目前根据这种现象,景德镇造假者做出所谓的死亡气泡。所以,收藏家们一定不要以这种所谓的死亡气泡来鉴定瓷器真伪,
而还是应该根据
传世文物,窑址遗物,历史文献,出土文物
四大块来分析对比进行瓷器鉴定。在具体细节上,依然是
”远看型,近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
以瓷器的”
胎,釉,彩,工,型,款“
六大要素来进行科学鉴定。这才是瓷器鉴定的王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希腊哲学家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古瓷器造假者而言,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的复制古代瓷器的烧制全过程,所以一定会留下破绽。而这些破绽,越是高仿品,越难以识别。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特别是掌握古代瓷器烧制的科学原理,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掌握瓷器鉴定的精髓所在。